找到相关内容26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意境内涵的文化学阐释

    思想对于儒家意境观的形成,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  因此,汤一介先生认为,儒家意境观既是审美的意境观,又是人生的意境观。在儒家看来,一个理想的人格,应该做到“天人合一”的真的意境、“知行合一”的善的意境和“情景合一”的美的意境的统一。落实到人的一生中,便是:“‘五十而知天命’,是追求‘天人合一’的境界;‘六十而耳顺’,是追求‘情景合一’的境界;‘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’,是追求‘知行合一’的境界。‘...

    古 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3161309.html
  • 《起信论》之争后梁启超的佛学思想探微

    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》,在《引论》里,他首先批评了现代教育那种只知灌输知识的弊病,“顶好的学生,天天以‘吃书’为职业,吃上几年,肚子里的书装得像蛊胀一般,便算毕业。毕业以后,对于社会上实际情形不知相去几万里...唯一的救济法门,就是依着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做去”。因此,梁启超所说的“行”是道德之“行”,其行动主体也就是道德主体。  那么,阳明心学是如何建立道德主体的呢?梁启超说:“阳明的知行合一说,是从他的‘...

    林国良 江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4366429.html
  • 论王阳明心即理说的主要观念

      论王阳明心即理说的主要观念   刘桂标  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   王阳明是宋明儒学中举足轻重的人物,一般学者以他为此阶段儒学两大派系之一心学的代表。他的学说,以心即理、致良知和知行合一...之、明辩之、笃行之”(案:学、问、思、辩属知,最后者即行),此义一直为大多数儒者所遵守。到了王阳明的时候,提出了“知行合一”之说,更将中国哲学重实践之义推至最高峰。(案:关于阳明“知行合一”之义,本...

    刘桂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24581605.html
  • 理学大师马一浮

    意义的。他十分赞赏王阳明“知行合一”的理论,认为佛教讲“悲智双融”,儒家讲“仁智一体”,这方面只有“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见得此意”(同上,卷一“示张立民”)。他说:“说食不饱,数宝不富”(同上,“示吴敬生...

    楼宇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81838881.html
  • 理学大师马一浮*

    重要性来讲,也还是有一定意义的。他十分赞赏王阳明“知行合一”的理论,认为佛教讲“悲智双融”,儒家讲“仁智一体”,这方面只有“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见得此意”(同上,卷一“示张立民”)。他说:“说食不饱,数宝...

    楼宇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3242649.html
  • 佛教戒律学:第四节从西方伦理学看佛教规范

    “祈使语句”。换句话说,如果一句话(如道德戒条)是真正的“道德判断”之性质者,必能引发后续的具体行为,而不是仅停留在文字思想层次而已。 用这原理来审察王阳明的“知行合一”论点,可获生动而具体的理解。“知行合一”之“知”,是一种道德理性的价值自觉,而不是单纯的“认识”或“了解”,或“知道”意义的“知”。用赫尔的观点说,这个“知”字就是“规范判断”,是必然包涵着后续“行动”的(41)。 ...

    劳政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54782146.html
  • 为什么礼拜、烧香、敲钟

    学习知行合一、解行相应。   这是我们修学佛法的四个大科目——孝敬、慈悲、智慧、实践。诸位想想,佛教里哪来的迷信?真正是叫我们破迷开悟啊!然后才能离苦得乐。   苦从哪里来的?   从迷来...

    香光

    |基础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2/2302383124.html
  • 38名中小学生体验出家生活

    的反思。这是一种生命的禅修。   记:这么做可能会引发争论,有没有什么理论或现实依据支撑你这么做?   信:南传佛教中认为,人要知行合一。也就是说:人的身体、精神和行动要统一。那就需要先认知我们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体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8/08484013319.html
  • 智中法师:佛法的正见

    完成知见,这是知行合一。依正见而有向于究竟至善的正志,才能引发正行。若无愿而行会漫无目的一事无成,所以要以愿导行;但徒有志愿不去实践,则沦为空愿,所以要以行山填愿海。要有清净的三业,自他和乐的德行,...

    智中法师

    佛法|正见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8/07/10290827260.html
  • 禅门三关浅说

    ”、“行重知轻”、“知行合一”等不同的层面,所以必须分别加以说明。   1、从无知到浅知   一个人从对禅的完全无知的状态,一直到初步而正确的了解了禅,这需要一个十分难得的机遇;当然这离不开平时对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1639222.html